孤残儿童的“守护者”

来源:伊春日报社   时间:2024-04-17  

孤残儿童的“守护者”

记市儿童福利院院长赵爽

仲春四月,日暖风惠,龙江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田地里的禾苗正在农民的守护下茁壮生长。市儿童福利院里也有一位勤勤恳恳的“护苗人”,用爱守护每一个孩子,她就是市儿童福利院的院长赵爽。

赵爽看起来十分年轻,却已经在市儿童福利院工作11年了。她见证并参与了许多孩子一点点长大的过程,说起这些孩子的故事,她脸上带着柔和的神情,如数家珍。“我们这有个叫小欣的孩子,刚入院的时候特别小,吃辅食都不会,一抱起来就朝着大门的方向,哭着喊着找妈妈。孩子要找妈妈,那我们就尽全力来当好孩子的妈妈,从教孩子怎么拿勺子、吃辅食再到教说话、走路……”

相似遭遇的孩子还有许多,失去双亲的,先天残疾的,缺乏关爱的,但只要来到院里,他们就都成了赵爽放在心上的“小禾苗”。从一日三餐到接送上学,从悉心教育到倾心关爱,纯粹的无微不至的爱融化了坚冰,儿童福利院也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温暖的家。

虽然被孩子们叫了十多年的姐姐,但赵爽早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家孩子。她清楚孩子们的情况不同,经历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渴望“有人爱,有人管”。所以,当孩子们被心结和烦恼困扰,她就化身孩子们的知心大姐姐,走到孩子们中间,面对面,手牵手,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化解孩子们心中的“疙瘩结”。

小孩子有“小心结”大孩子有“大烦恼”。院里有学龄前的小孩子,也有接近18岁准备高考的大孩子。大孩子的升学问题,总是让赵爽格外焦心。今年院里的小波和小奇就参加了高考单招,从择校、考试到录取,赵爽全程陪伴,跟每个忧心孩子前程的母亲一样,她一边鼓励孩子让他们平常心,一边自己偷偷焦虑。

“咱们省有政策,满18岁的孩子如果能考入全日制的学校,拿来在校证明,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院里就可以继续保障。孩子们信任我,让我来帮他们择校,那我必须要给孩子选最合适的。当时找了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咨询,综合了孩子们的能力、性格、择业方向,最后选的都是公认的‘最优选’。可结果没出前,我的压力也特别大,生怕报错了,导致孩子离院,还好两个孩子争气,都成功考上了!”看着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出路,她成就感满满。

“爽姐,我的牙没弄好,一吃饭还是疼。”“爽姐,我得奖啦!”“爽姐,我考了班级第一!”……类似的微信她收到过无数条,孩子们喜欢和她分享自己的大事小情,寻求她的建议,期待她的夸奖。她也从不辜负孩子们的期待,每一条都认真回复过去。今年孩子们还拉着她建了个微信家族群,群名几经更改,最终被孩子们命名为“爽姐全国粉丝群”。

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心事,孩子们的伙食也是赵爽眼中的重中之重。每天她都会督促餐厅做好食品留样、保证各类食物彻底熟透。“厨房一定要‘按需清’,保证食材是新鲜的,调料也不许超过保质期。”她每次去餐厅厨房检查都会叮嘱一遍。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候,必须要确保孩子们能够营养均衡、强化体质。她批准的请购单里,富含蛋白质的肉蛋奶、补充维生素各类水果向来是必备项目。餐厅里,一日三餐的菜单也是精心设计过的,荤素搭配,还照顾到了孩子们的不同口味喜好,最大程度确保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

作为院里27个孩子的“大家长”,赵爽既要让孩子们的身体壮实,也要让他们的精神充实。为此她主动学习儿童福利院管理的专业知识,倡导“家庭式”养育模式,带领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服务水平,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有爱的成长环境。

她还积极筹划各项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向外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孩子们逐步建立自信,也让孩子们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与爱。赵爽常说:“我给你们的爱,是我自己的,更是党和国家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院里孩子们都深刻明白,没有党的关爱、没有政府的关心,就没有现在温暖的家。孩子们也将感恩社会、报效祖国融进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本报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