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春日报社 时间:2023-06-07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首站到伊春,在友好蓝莓产业园区总书记作出“要打开思路,不要单打一,要注重多元化”的指示要求。七年来,友好蓝莓产业园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依据园区内土地实际状况,对园区实行分区经营,扶持企业由大地种植蓝莓向棚室种植蓝莓转变,鼓励企业从单一的蓝莓鲜果销售逐步向航天果蔬种植采摘、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农庄”式经营方向发展。
日前,记者走进伊蓝农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看到,一栋栋大棚鳞次栉比,暖棚、冷棚分侧而立,大棚内蓝莓果树新芽初绽,翠艳欲滴,一簇簇蓝莓花娇羞绽放,宛如一盏盏小灯笼,引来蜜蜂在花丛中上下翻飞忙着采蜜,一片生机盎然。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不断选种和试验种植,筛选出了瑞卡、北路、美登、达柔和奇伯瓦5个适合园区土地生长,果食更优、口感更好、产量更高、耐处度更久、经济效益更可观的蓝莓品种。
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转观念、调模式,从单一的路地种植逐步向棚室种植转变,现已建成大棚58栋,棚室种植的蓝莓果树,摘果期早、生长周期快、采摘周期长,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公司打出绿色“生态牌”,采用修剪、清耕等农事操作,种植的蓝莓纯绿色、无公害,产品经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园区提出的指示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种植思路,由原来的陆地种植逐渐向棚室种植转变,特别是去年“伊春生态日”后,新建成25栋蓝莓冷棚,由陆地栽种向设施农业转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伊蓝农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学武向记者介绍。
今年该公司计划引进蓝莓基质栽培新型种植方式,蓝莓生长量是常规土壤栽培的3-5倍,蓝莓的结果和丰产年限缩短3-5年,可更好的提高种植效益。
友好蓝莓产业园区逐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在2019年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政策,完成新挖排水沟2160平方米,清理维修、硬化铺设园区内排水沟渠27公里,新修砂石道路7.62公里、混凝土路面1.63公里,铺设滴灌管道8000米,为蓝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伊春森工友好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蓝莓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许崇生告诉记者:“蓝莓园区经过发展到现在的7个品种,由原来的单一陆地栽培发展到现在的基质栽培。棚室蓝莓亩产由原来的200斤增长到现在的500斤左右。我们不忘总书记殷殷嘱托,努力提高友好蓝莓知名度,真正让寒地小浆果,做出大文章。”
友好蓝莓产业园区坚持把总书记殷切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改变原有线下单一销售方式,积极与快递行业合作,“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创新收入双效益,将规模式采摘转化为订单式采摘,打通产品销售“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蓝莓产业发展,奋力走好以生态优先、注重效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张天竺 本报记者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