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春日报 时间:2021-08-09
编者按: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和省纪委、市委全会精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监督再监督”作用,积极推动开展中小学“学生餐”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大棚房”问题、“道路交通乱象”等16个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市带县区、提级监督、派组督办、直接查处”等措施,督进度、督作风、督责任、督办法,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纪委监委工作责任,有力推进了各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与您共同关注全市推进专项整治监督工作进展情况。
本报讯 农村集体“三资”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一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靶向施治,打好监督“组合拳”,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市纪委监委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守德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双包”责任制,由县(市)区纪委监委、农业农村部门班子成员对全市33个乡镇205个村进行包保,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农村“三资”问题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人。
强化协调配合,开展摸底自查。聚焦“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加强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定期会商研判工作情况,确保形成工作合力。督促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开展自查自清,目前,已经清查出“三资”管理突出问题606个,整改完成320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2018年以来144件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及时跟进督办,确保清仓见底。
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坚持提级巡察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深入14个乡(镇)发现问题354个,提出整改建议78条。对集体资产规模较大、负债数额较大、群众信访问题突出的42个行政村,由县级纪委监委开展提级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挖问题线索,严查快办“三资”案件,截至目前,共发现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91件,立案54件,党纪政务处分18人,全市已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起。
“对纪检监察机关而言,要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就要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要总结规律、查找漏洞,加强制度建设,弥补监管薄弱环节和短板,推动完善农村基层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以强有力监督确保乡村振兴决策落地生根。”杨守德在专项整治监督工作推进会议上明确要求。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压紧压实专项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紧盯农村“三资”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深挖细查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向市纪委监委反映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农村“三资”管理方面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举报电话:0458-12388 (市纪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