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6-12
随着天气转暖,每当清晨或夜幕降临,伊美区多处公共场所就成了狗狗“聚会”的场所,众多大小各异的狗任意撒欢奔跑、随地排泄,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6月9日,记者对狗狗在公园等公共场所随地排泄、外出遛狗不拴绳等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了走访。
早6时许,在市中心区升辉早市,一名男子一边逛早市,一边遛狗,且没有拴狗绳。这只大“金毛”犬在人群中四处乱窜,有时更是冲到一些正在散步的市民跟前,上下乱嗅。对于这样的不文明现象,周边很多市民是敢怒不敢言,特别是有些领着小孩的市民,更是担心孩子安全。
“他们都说家里的狗不咬人,可是真的伤人了,谁来负这个责任?”家住水岸公馆小区的肖女士说,“很多遛狗的人不拴住自己的狗,而且经常去人多的公共场合,狗主人可能觉得自己的狗不会咬人,但是在狗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就怕出现意外。”
在铁路公园、林都木雕园、小兴安岭石苑等公共场所,10多名市民正在遛狗,这些狗中有柯基、泰迪等小型犬,也有金毛、边牧、拉布拉多等大中型犬,而狗的主人在遛狗时都无一例外的没拴狗绳。公园成了狗狗们的乐园,公园的草坪、路灯杆被狗当成了“公共厕所”,随意大小便,狗主人对此都不予理会,未及时清理。
“这里的草坪远看绿油油,很干净,如果近看,走几步就能看到狗屎,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在木雕园晨练的市民罗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一次晨练时,无意中就踩中了“地雷”,成了“受害者”。踩到狗屎后,罗先生心里非常不舒服,觉得好好的公共休闲场所,却成了狗狗的厕所,狗主人不顾他人感受,有些过分。“公园是市民主要的休闲场所,并不是专门遛狗的场所。再说出门遛狗,本应携带处理狗粪便的工具,将心比心,如果是狗主人踩到狗屎,心情会好吗?”
在禁止携犬进入的伊美区步行街、伊春河大坝,仍然存在市民遛狗的不文明行为。记者看到,进入步行街的狗狗不再受牵引绳的束缚,和其它狗狗欢玩到一起,随便找个地方大小便,而主人则在一旁聊天。
伊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黑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宠物在公共场所便溺,饲养人未即时清除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00元罚款。
优美的居住环境需要大家珍惜,城市文明需要市民共同创造和维护,文明养犬,既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他人。希望广大养犬的市民朋友,增强文明养犬意识,多一份规范和责任,少一分随意和自我。在携犬出户时,请不要践踏草坪、花坛;不要让你的爱犬占用公共设施,不要在公共区域梳理犬毛。要坚决避免狗狗在公园、休闲场所、道路及绿化带等地随地排泄,如有排泄物,请立即清理,并妥善处理。
本报记者 赵斌
狗狗在林都木雕园草坪内随意便溺。
狗狗在灯杆处便溺,让干净的铁路公园大煞风景。
步行街遛狗现象随时可见,狗狗便溺更是不择场合。
大型犬进早市,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