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6-10
2020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我们节日的气氛一下子从喜庆变成了恐慌和不安。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头一次全员出发去广州探亲,我和爱人想着顺便带着父母和孩子在南方玩玩,溜达一下,春节前我们全家就已到达了广州。
当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时,出于医务工作者的敏感,我便知道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疫情。我马上与院里联系,了解院里的情况,并于1月26日写下请战书,交到院里。响应院里的要求,在安顿好家人后,我和爱人改签了机票于1月27日返回了工作岗位,做好一切准备,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2月11日晚10点多,我从睡梦中被电话叫醒,通知报名去武汉孝感支援的事宜,要报名的话马上就得报。
我和爱人商量了下,便做出了决定,我必须要去!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党员、一名科室护士长,在疫情面前我要勇往直前,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天我便开始整理行囊,我和远在广州的父母和女儿视频,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妈妈当时就哭了,虽然她是担心的,但她还是告诉我这是光荣的,叮嘱我要防护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专心工作。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你。我也不禁泪流满面。我告诉女儿:妈妈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当“国家”生病了,妈妈一定要及时站出来,帮国家去治病,这是妈妈的使命,也是妈妈的职责。不光妈妈,全国各地有很多很多妈妈的同行、同事,都和妈妈一样,奔赴他乡,与疫情展开斗争。我告诉家人们,我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中,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我也会防护好自己,等我胜利归来。
2月12日我们出发赶往孝感。晚6点多,经过3小时的飞行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我们受到了湖北人民最高规格的迎接。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大喊:“武汉加油,孝感加油。”
随后,我们乘坐大巴赶往孝感。当地政府和人民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考虑得非常细致。怕我们冷,怕我们吃不惯这里的饭菜,到处迎合着北方人的生活习性。让我们感动,并感到温暖,思乡的情怀好像也淡了一点。
经过两天的岗前培训后,14日下午,我被分配到患者较多的应城市中医院工作,从此我真正地加入到了这场席卷全国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日子在紧张忙碌中度过,不知不觉,投入一线的医疗工作已经二十多天了。我也从一开始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对疫情治疗情况的不熟悉,变得如今一切都得心应手。在渐渐熟悉的抗疫工作上,我发现不能仅仅救治患者,还要在救治的同时尽可能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的经验去普及防控知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从源头抓起能减少疑似和确诊的患者。每天进入病区6个多小时的工作,为患者输液、量血压、测体温、照顾他们的生活,随时关注他们的状态,的确是考验个人的体能,但是还吃得消。关键是一穿就是一天的隔离服,真是很不好适应,用我们东北话“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真是不为过。为了避免上厕所,我们穿上成人纸尿裤。戴着双层的手套干活很吃力,护目镜有时也看不清楚。一天下来,我们都是满脸勒痕。我本身油性皮肤,皮肤不透气,开始长痘,又红又肿,同事们取笑我毁容了。笑过后,我们互相加油打气,准备明天的战斗。
终于,经过日夜奋战,这里的疫情逐步稳定,新冠患者“清零”,我们也要卸下盔甲,和这里告别了。在酒店整理行囊,心情很复杂,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在我人生的30多年里,赶上国家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我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完成了使命,让我感觉自己特别的幸运,感到特别的自豪!在这里,虽然劳累、辛苦,但看着病人们一天天好转,陆续出院,确诊病人的数字持续下降,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里,和应城中医医院的同仁们共同奋战,不仅让我们成为了战友,还让我们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姐妹。应城,我在这奋斗过,洒下了汗水,你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是一家人!虽不舍告别,我们来日再见!
(作者崔金娜系省林业第二医院疼痛康复科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