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春日报社 时间:2025-07-10
在“乌翠之夏”主题功能区,游客们沉浸在逍遥避暑的欢乐中。
李伊东 摄
盛夏的伊春,林海翻涌,绿浪沁人。平均22摄氏度的天然清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避暑大军”纷至沓来。
在市区主干道、景区入口、特色民宿前,天南海北的车辆和操着不同口音的游人随处可见——徒步爱好者们背着行囊穿梭林间,导游挥舞着小旗指引游客打卡特色景观,特产店里挤满了挑选蓝莓、松子、榛蘑的游客……这座享有盛誉的“天然空调城”,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这火热的景象,正是我市近年来深耕康养旅游产业结出的硕果。
“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沿着“一核三轴五片”发展布局,聚焦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健康研学、森林运动、养生养老等,着力打造主题鲜明、特色各异的康养旅游集聚区,持续丰厚产业“家底”。
2023年,深圳和顺堂集团落户我市设立中医馆,将精品中药制剂与传统中医药服务深度融入康养体系。在九峰山养心谷景区内,森林瑜伽馆、森林太极场、音药经络养生馆、森林书房等设施一应俱全,让这里成为集森林氧疗、旅居养老、研学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来自合肥的宋晓薇一家刚刚结束在九峰山养心谷的康养之旅。旅途中,老人在森林太极场打八段锦,丈夫陪伴孩子趴在草地上观察昆虫,她自己则在森林书房里翻看《小兴安岭植物图鉴》。她说:“本想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没想到全家人都在这里找到了放松身心的归属感。”在民宿的星空露台上,她拍下祖孙俩数星星的场景,分享至朋友圈,配文道:“22℃的夏天,连时光都慢下来了。”
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星空露营地也进行全新升级,新增了鹿溪牧场、水上乐园、萌宠乐园等项目。嘉荫北国恐龙乐园、铁力酒章文创园、五营自在乡里山水田园综合体等分别以家庭度假、民宿体验、拓展培训等主题产品为特色,丰富着我市康养旅游的多元化场景。
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12家,3条文旅康养线路入选全国旅游精品线路。
我市也先后荣获“中国康养旅游城市”“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2023中国生态康养旅游推荐最佳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但是,伊春的脚步从未停歇……
今夏,我市旅游体验再次升级,推出“森运动”“森温度”“森距离”等6大主题体验产品,串联成“自驾环线三日游”“疗愈四日游”等8条精品线路。各县(市)区特色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解锁多元乐趣。
在“乌翠之夏”,设置了美食街区、河畔休闲区等多个主题功能区。百余家美食商家汇聚非遗小吃与各地风味,露营基地配备星空顶智能帐篷与户外草坪区,歌舞演出、体育赛事接连不断。“白天在森林里吸氧,晚上在河畔吃烧烤看演出,这才是理想的夏天!”哈尔滨游客赵萌说道。
为提升旅游体验,我市组建12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在高速路口、景区设置服务驿站,提供绿豆汤、防蚊贴等贴心服务;全市加密景区直通车夏季班次,保障出行顺畅;开展“亮剑”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宰客行为;上线“伊春文旅伴游AI助手”,可实时处理行程变更与语音导览,为游客智慧规划清凉之旅。
“从下车那一刻就感受到伊春的热情!”天津游客张万丰带着新婚妻子自驾来此度蜜月,在景区门口便收到了志愿者递来的旅游地图和防蚊贴。在之后的行程中,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全息恐龙秀更令这对新人兴奋不已:“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恐龙,现在感觉它们就在眼前!”
这份热情与诚意,化作不断攀升的旅游热度,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市夏季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长。2024年避暑季,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67.1万人次,同比增长40.9%。
从“好山好水”到“可感可触”的深度体验,“十四五”期间,伊春让森林抚慰身心,让清凉驱散暑意,让生态创造价值,以更开放的姿态,邀约八方游客共赴一场夏日之约。(本报记者 王惠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