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共乌翠区委办公室时间:2024-07-16
乌翠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党建引领为旗帜、以网格管理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的,构建起组织有力、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乡村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党建引领有力度、基层治理有温度。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建强“青雁”队伍,开展基层宣讲、比赛15场次、培训村干部30余人次,选拔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干部”,通过村里推荐、党委考察、区级联审的程序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名,着力推动优秀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强担当、促干劲,提高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以及化解矛盾能力。持续深化基层基础建设,把村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为引领、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实体支撑,改造提升村党群服务中心3个,优化功能,合理布局,统一标识挂牌,达到“资源统筹、功能完备、制度规范、布局合理、作用发挥”的目标。
优化体制机制,构建“田字型”的基层治理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以区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指导,重点对薄弱环节规范提升,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着力构建“多网合一”的组织体系,全区调整优化网格4个,村两委班子成员纳入到村各网格,实行“双报到双服务”制度,排摸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50余次,做到党建引领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水平。    
丰富治理载体,拓宽“多元化”的基层治理渠道。把准“便民”主线,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民事村办”工作作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轮班和走访联系群众制度。今年以来,村党组织共办理为民服务事项100余件,全面实现旗帜在基层树立、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坚持融合共治,持续推动“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严格运行《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深入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提高广大牧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的能力,积极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培育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