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共伊美区委办公室时间:2022-09-08
为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提质增效,切实增强基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6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英东、精神文明办副主任张卫国,先后到伊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郡街道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南郡街道办扶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地调研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伊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智杰及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每到一处,周英东都认真查阅资料、听取汇报,通过与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对阵地队伍建设、功能区域划分、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实践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进行详细了解,并就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在伊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周英东详细了解了实践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青少年活动中心、文体中心有效融合的方式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三个中心有效融合模式新颖,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资源整合的同时,利用“小手拉大手”,通过多种形式将文明行为传递出去;要将“一老一小”统筹兼顾,让儿童丰富课余生活、全方位发展,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针对宣讲活动,要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好人”“好事”“好代表”现身说法,更好带动身边人,弘扬新风正气,聚民心,育新人。
在南郡街道办扶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周英东指出,文明实践工作要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组织方式,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并希望各所、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要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样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要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持续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让党的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持续为群众提供长期性和临时性的便民服务,整合资源共享共建,明确主体,创新形式,将服务从进社区到进小区再到进网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周英东强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要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对标《黑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2022版)》,针对工作开展不平衡、资源整合不充分、服务群众精准常态不够等问题,各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细化举措,持续整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