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春市委党务公开网时间:2021-11-24
铁力市强化人才作用发挥,坚持才尽其用,大兴识才爱才用才之风,通过三个方面积极为人才使用和发展搭建平台,发挥人才优势,推动转型发展。
发挥人才服务基层作用。推动人才服务向农村一线集中流动,助力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71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作用,积极为村屯谋划争取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启动“骊城人才乡村行”活动,对全市八个乡镇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在市直机关干部、业务骨干、专业人才中组建每组六人共计48人的八个服务团,开展人才结对帮扶、点对点技术指导和组团式咨询服务,破解乡村技术发展难题和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有序组织选调生、定向选调生招录及人才招聘工作,近三年,共招录选调生60名,严格落实到村任职,有计划选派参加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本领。2020-2021年,公开招聘60名优秀人才到村(社区)任职,为乡镇村屯注入年轻活力。

发挥人才典型带动作用。坚持典型引路,推动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在农业农村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王”“农业标准化示范户”等先进群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发展。对三名伊春市级优秀专门人才每月发放津贴500元,破格兑现援鄂医生陈丽副主任医师待遇。2011年,引进吉林大学体育系排球专业研究生担任铁力市一中排球教练,给予副高级职称以及安家费等待遇,带动铁力市排球事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多年来,铁力市一中排球队与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目标高校建立了专业人才交流与合作,2017年4月被授予“中央财经大学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已累计向目标高校输送专业人才21人。
发挥人才科技引领作用。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助力转型发展。为铁力市配备了9名县级农技专业科技特派员,2020年转化科技项目2项,分别是富硒水反应器在水稻上的应用和水稻侧深施肥;推广农业技术8项,累计开展农业服务180人次,培训农户2000人次。在开展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农作物新品种与病虫害防治、绿色有机种植以及农村民生等示范推广应用方面,形成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发挥了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为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实做细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保证科技特派员工作顺利推进,铁力市下拨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13.5万元,保证了科技特派员在开展服务中各项费用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