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时间:2020-08-10
铁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四个坚持”突出“四个注重”,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水平,坚决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到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一是坚持思想为先,注重学思践悟,上好理论学习“必修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既要注重思想上的武装,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是在深化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等固化为必学内容,依托学习强国、“初心学堂”、“五大平台”、“三会一课”等载体,着力创新理论学习形式,推动新思想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在深化理论普及上求突破。以铁力市委党校(市委宣讲团)为主力、各级党委(党组)为中坚、基层党支部为辅助,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活动,确保学习对象全覆盖,切实打通理论武装通往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在深化理论研究上见成效。把理论学习与完善决策、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聚焦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工作面临的紧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更新思维观念,拿出管用招法,真正使理论武装成为深化认识、改进提高、破解难题、指导实践的“金钥匙”。
二是坚持建设为重,注重大抓基层,立起组织体系“顶梁柱”。以伊春市“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抓牢农村党建。紧扣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用好用活“党建带关键”模式,充分发挥北星村等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常态化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活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式,不断增强农村党建工作水平。二是抓实城市党建。以城市党建联盟为统领,借鉴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成功经验,有效完善社区“平战结合”机制,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三是抓严机关党建。进一步理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效破解“灯下黑”“两层皮”等突出问题,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四是抓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坚持应建必建,采取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选派建等方式,切实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
三是坚持干部为要,注重选贤任能,培育薪火相传“生力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是打好选人用人“主动仗”。将对党忠诚作为选拔干部的硬约束、硬要求、硬杠杠,严守政治关、廉洁关和能力素质关,落实干部选任“三测”“三考”办法,对有政治瑕疵的坚决“一票否决”。健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注重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考察、识别、选拔干部。二是搭好梯队建设“主力军”。突出抓好乡(镇)党政班子的优化调整配备,建好年轻干部“蓄水池”,推动形成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良性循环。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引进公务员、选调生力度,尽可能补充各层级干部缺口。同时,要更加注重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大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业务精通的复合型干部。三是弹好奖惩并重“主旋律”。健全干部从严管理和激励保护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深化“五不”问题专项整治,落实好干部带薪休假、职级并行等工资福利待遇,最大限度调动起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是坚持人才为本,注重引育用留,厚植人才发展“梧桐树”。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让更多优秀人才集聚铁力、融入铁力、建功铁力。一是强化政策创新,确保人才引得进。围绕铁力改革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更加符合市情、更具含金量的人才新政,精心打造“人才洼地”。扎实推进“人才编制池”建设,盘活闲置编制资源用于引进人才。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助力人才育得优。全面加强“森林里的家”实训分基地建设,集全市之力打造特色教育、百草产业等九类分基地和岗位实习、社会实践等六大平台,着眼人才的专业对应、层次对应、岗位对应,制定长、中、短期培养规划,促进人才各项能力提升。三是强化精准施策,推动人才用得好。科学分析人才与职位匹配度,确保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充分释放人岗相适的“乘数效应”。积极发挥领军人才作用,鼓励大胆创新、多出成果,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四是强化激励关怀,保障人才留得住。加强人才公寓建设、分配、使用、管理工作,全力打造高品质人才公寓。抓好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的贯彻落实,在工资兑现、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真正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